【经验分享】在美国疫情下怀孕、生娃、独自带娃…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2120

添加美国妈妈网官方微信usmamahelper,进群和1w+妈妈一起聊备孕、怀孕、育儿、美国生活~

2020年,全世界的关键词是疫情,我自己的关键词是生娃。是的,我在纽约的疫情中怀了个孕生了个娃。如果问体验如何,我会说,这个世界太疯狂,我得抱抱我自己。

一月

戴自己的口罩,让别人说去吧!

新年、春节,那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出警告,所有国家都要做好防疫准备。然而在我看来,周围一切如常,除了网上多了些亚裔戴口罩被攻击的视频。

当时的我处于孕早期,闻什么味儿都恶心,就是这样,每次出去戴个口罩还得上演内心戏:一个我说,我有戴口罩的自由,另一个我说,可是别人也有歧视戴口罩的我的自由。

有人用文化差异来解释这种现象,即东方人戴口罩是防病,戴了很安心;而西方人只有病了才会戴口罩,周围人见了会焦虑。实话说,这种解释只让我更费解。所以,病了就要被歧视?焦虑了就可歧视人?显然不是。

戴口罩的亚裔之所以被歧视甚至攻击,是因为有人错误地将新冠病毒冠上了中国籍,而有人又盲目相信。如今,纽约的商铺没有口罩不许进去,公共交通工具不戴口罩不可以乘坐,路上那些戴口罩的人,他们都病了吗?没有。美国感染人数全球最多,病毒是美国籍吗?不是。

二月

川普一下令,自己的娃就得自己带

长大是上北大呢还是上清华呢?小时候的我纠结着。生了娃是请婆婆来呢还是请妈妈来呢?怀着孕的我纠结着。这两个场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大多纠结,都是想多了。

二月,川普签署总统令,在过去14天内曾前往中国大陆的非美国国籍公民和合法永久居民将被拒绝入境美国。得!婆婆,妈妈,谁都不能来。

禁令出来后没几天,我去诊所给宝宝做脊柱裂和神经管缺陷筛查,医生特别关切地问我和陪着来的老公,家人都不能来帮忙了吧?我俩点点头,心里还抱着一丝禁令会在我生娃前取消的希望。

可如今娃已半岁,禁令仍没有取消,就算取消,老人一路奔波过来的风险也太高。自己的月子自己做,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没毛病。

三月

医院发通知,自己的孩子自己生

我生产的医院是纽约长老会医院,美国排名前五(其实就是第五)。第一次产检时医生就对我说,医院条件特别好,生产时允许两个家人进产房,住院什么都不用带。

没想到,疫情一来,别说两个家人,让一个家人陪都成了奢望,入院什么都不用带倒是真的,连老公都不用带的那种。

(长老会医院)

三月的一天,医院发来邮件,说疫情严重,为保障母婴安全,医院做出了一些艰难的决定:

现在回想,医院做出这些决定是真的艰难,先说第一条,临盆孕妇入院即接受新冠检测,看起来很正常对吧?但在当时,不问你接触史、旅行史和症状,上来就给你检测,这绝对属于能上新闻的大事。

再看第二条,戴口罩的医护会立即给孕妇口罩戴,那时候,关于未患病的人该不该戴口罩这事,连美国疾控中心都没给准话儿,医院的语气这么肯定,也是很厉害了。

剩下那“无情”的两条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疫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医院又何必自找麻烦。然而,当时的我哪里顾得上这些,我对艰难二字的理解就是四个字:我,太,难,了。

产检没人陪可以,连生产时都不让家人进医院,接受不了接受不了……最接受不了的是,老公看了邮件还和我贫嘴:“那我可省事了!你自己进医院,我在外边接你和宝。”

我黑着脸打给诊所,诊所的电话一直占线,估计是被打爆了。没办法,我只好一边期待疫情好转、政策改变,一边做着独自进医院生产的准备。

四月

居家与关停继续,自己的产检自己安排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美国确诊病例飙升,纽约病例一度全美第一。许多纽约人在居家令的要求下开始家里蹲,又懒又惜命的本孕妇反手拿起电话,想咨询一下可否推迟产检。

诊所电话的等待音已经变成了如今我们很熟悉的那一套,如果你有症状,如果你旅游了,如果你有接触史,请别急着来,先咨询医生,要待家里之类。打通后,接线护士说可以给我推迟,但有些项目还是要到诊所做,不能一直拖。

最后,我们把预约定在了四月初。我的如意算盘是,到那时候,我已经怀孕满28周,孕期糖尿病和B型链球菌检测,加上孕28周后才可以打的百白破疫苗,一次产检全搞定。

(诊所后来统一做了缩减版产检计划)

愚人节后,我自己去诊所产检,接待流程改了,前台会询问发热、旅行、接触史,叠戴着塑料面罩和口罩的护士要来测体温,确认没有异样,我才被放进医生办公室产检。

先做B型链球菌检测,我问医生,最近生孩子真的不让家人陪吗?医生说是,还说医护会给很好的照顾。接着做孕期糖尿病筛查,将喝完糖水的准确时间告知护士后,我被请到等候区,静等一小时后的抽血。

等候室中的孕妇不多,个个戴着N95,有一个戴的还是绿色医用N95这种紧俏货;电视中,科莫一脸凝重地说着医疗物资紧缺的事;纽约信息平台终于发来了关于口罩的信息,这是自我订阅后的第一次。

我喝多了糖水,又接收了太多矛盾信息,晕晕地坐那儿,呼吸声被口罩放大再放大,直到护士叫我进去抽血……我不怕抽血,抽血的护士看起来比较怕我,一次性手套换得比之前勤,寒暄的话也省了。

速度抽完血后,我想起百白破疫苗还没打,问护士,结果护士说我只有孕27周6天,坚决不给我打,好吧,我敬你的科学严谨。看来要应对疫情,我这算数还得提高。

回去的路上,不时见到被丢弃的一次性手套和无人喂养的鸽子;店铺基本关了,原本很酷的酒吧门口被当成了垃圾投放处和撒尿点;花倒是大咧咧地开着,不过也没人看。

医护急匆匆地走,西装笔挺的人大步走,都戴着高级口罩;两个非裔男人各抱垃圾箱的一头,边干活边聊,没戴口罩;连大雪天都坐在星巴克旁的女Homeless不见了,她应该知道纽约在发免费饭吧?偷偷看着这些,我想起了那个过于轻松的回答,“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五月

隔着视频产检,做自己和宝宝的护士

孕晚期本该每周见医生,因为疫情,我只产检了四次,还有三次是和医生视频,测体重,买来便携血压计量血压,关注胎动,不能去诊所报到,就要做自己和宝宝的护士。之前约好的孕产课程和医院参观当然也取消了,幸亏我还有书和网。

(不能经常去产检,了解孕产知识显得更为必要)

Amazon购买链接:

http://www.amazon.com/dp/1934984469/?tag=detail-reviews-20

怀孕生活也不同于之前的想象,去健身房踩椭圆机,到卖场挑婴儿用品,去饭店解解馋纯属非分之想。人说,宅家购物、研究做饭它不香吗?我说,香,可是也胖……

视频那头,医生歪着头看我的大肚子:可以适当出去运动一下,但注意别得上新冠!所以,我到底该不该出门?

(居家拍到一次BLM游行)

六月

宵禁来了又去,自己的娃自己做胎教

当我烦恼着计划被打乱,太多人遇上了真正的烦恼,失业、失所甚至失去生命;抗疫还没有眉目,以弗洛伊德被杀事件为导火索,抗议、暴乱又来了。白天,直升机悬停在上城上空,夜晚,曼哈顿越发疯狂,绝对不适合孕妇。

6月1日,作为对策的宵禁开始了,每天晚上11点后到次日5点,除有必要事务,不可外出。预产期近了,我的假宫缩越来越多,老公每天对宝宝的胎教却是:“宝宝,白天出来哦,晚上出来不方便。”对,宵禁中,需要就医的人是可以出门的,只是不方便。

(不是你手机脏了,小黑点都是直升机)

孕37周,肚子特大的我扭着去诊所。医生说孩子的头已经朝下,让我做好顺产准备,还推荐了打车软件Curb给我,说她接诊时常用,不受宵禁影响。

离开时,正碰上一个穿着骑行服戴着骑行头盔的孕妇坐电梯上来,疫情中,一切公共交通工具都不安全,她保护自己和宝宝的方式,还挺酷。

这之后,医院更改了不许家属陪产的规定,老公可以陪我生娃了,6月7日,纽约宵禁也提前取消,老公夸张地对我的大肚子说:“宝宝,这下你可以晚上出来啦!”

还是六月

戴口罩生娃的感觉,得自己体验

六月下旬,我将我一生的宝贝带回了家,在那之前,大肚子的我戴着口罩,到医院经历了一次小小的闯关历险。

第一关是医院大厅。

之前做超声检查,人山人海的医院大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甚至因此放弃了孕晚期的一次超声检查。没想到,这一关,我娃轻松帮我过了。

半夜破水后,我速度致电医生,描述过自己的具体破水时间和宫缩间隔后,我被告知可以来医院了。戴上家里最高级的口罩出门,我心想,医院人再多,我也不怕。

结果到医院一看,平时需要限流安检进入的大厅,夜里居然空到能听见回声,到妇产科之前,我们只见到俩人,一个是给我们指路的安保,一个是清洁工。

(疫情期躲人方法:半夜入院)

第二关是待产室。

拿着护照和医保卡到前台登记好后,老公被请去了等候区,我则被一位护士领去做产前检查,先验尿,接着做新冠检测,拭子进鼻子的一刻又酸又痒,幸亏护士提醒过我要努力憋住喷嚏,她还说她们最近也都要做检测;

之后我被留下换衣服,独自参观了一会待产室,护士们来了,对,护士是复数,有来询问我破水时间,用试纸给我测羊水的;有拿着单子询问我病史和过敏情况的;还有给我上胎心和宫缩监护仪,留置之后输液用的针头的。护士们都很温柔,包括把我胳膊扎出好多血又赶忙擦掉的那个。

(我在待产室里被围,老公却在这落单)

凌晨3点,医生们也来了,一位年轻值班医生为我做内检,我硬着头皮挺着,检查结束,医护们居然超兴奋地夸起我来,难以相信,已经开六指了,你太棒啦,Blah Blah夸得我一度忘了肚子疼。

将替代我OB给我接生的医生问我一会是否需要上无痛,我、我、我当然需要了。总之,在这一关,我被很多人围住了,不过既然她们说自己做了新冠检测,我也就选择相信吧!

第三关是产室。

实话说,产室里发生的一切太普通了,除了大家都戴口罩之外,我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在疫情期生娃。

先是疼呗,孕期学的呼吸法一用,护士又夸我了;疼就上无痛,我坐着,麻醉医生在身后忙着,两位护士在旁边安抚我,我们四个口罩开大会;

(打无痛前,平生第一次那么期待打针)

不疼了就乖乖躺下休息继续开指,面戴口罩,后背布着无痛给药管线,大肚子上围着胎心和宫缩监护仪,手臂连着点滴线,裹着血压袖带,手持给药泵,手指夹着血氧仪,那时候的我,Real赛博朋克,妥妥把旁边那个只有无菌服和口罩的老公比下去了。

宫口全开后就生吧!宫缩一次,用力10个数,再用力1-个数,一群人一顿鼓励夸赞,就这样,我用2个小时,把第一批助产士熬到下班,还没生出来。

接下来的1小时,画风变了,新助产士说,你这样不对,要这样这样,医生说,宝宝心跳加速了,再生不出就转C-section(剖腹产),不仅用超大的声音鼓励我用力,手上也不闲着地给宝宝开路。

这阵仗吓得我抓着老公手,差点哭了,谁想到老公居然在笑,啊,原来是孩子冒头了,看来,夸夸虽好,吓大的我还是吃吓唬这一套。随着宝宝哭着下令,老公剪断脐带,一队人马立刻分成两队,一队照顾宝宝,一队留下照顾我。

总之,在这一关,我被更多的人围住了,而我又必须被她们围住,因为我和我的宝宝需要她们。再多句嘴,生娃太窒息了,戴口罩生娃更窒息,如果可能,还是选薄点的口罩吧!

第四关是产后病房。

之前的疫情期住院政策略不尽人情,产妇住院期间完全交给医护,不允许任何人陪护和探视,家人只能来接出院。我生产那阵儿的政策友好些,允许一个家属在单间病房内陪护,只是这家属不能随意出入医院,反正就理解为一家三口被软禁在病房好了。

对于这种“软禁”,我当时的态度是,可以有,我现在的态度是,还有吗?毕竟,住院两天,有工作人员来送饭,有医护照顾我和宝宝,有医护教我老公带孩子。

还有最让我胆战心惊的贴身哺乳指导,每两小时,医护就要进来问给没给宝宝喂奶,喂了多久。我说乳头疼,一个医生大手直接上来帮忙调整哺乳姿势,让宝宝正确衔乳,还拿了一堆羊脂膏,冷冻乳贴,乳头罩给我,并在病房里手舞足蹈了快一小时,告诉我怎么用。总之,这时候,医护和我们一家之亲密,简直就像是忘了新冠病毒的存在一般。

(已退休的乳头保护三剑客)

经过这几关,我明白了一件事,选择到医院生孩子,医护就得围住你,因为帮你生娃是他们的工作。被医护靠近进而感染新冠的概率有多少?少接触医护的居家生产又将面临哪些风险?这些可能就是只有疫情期生娃才需要想的问题吧!

(其实医护也怕感染,但他们要服务患者)

十二月

疯狂的一年就要过去,抱抱自己

自己去产检,甚至自己进医院生产,自己坐月子,接着又自己带孩子,疫情造就了太多必须自己挺着扛着的妈妈,我在其中实在不算啥,硬要分享些经验,也就是下边这几条:

遵照医嘱,适当缩减产检

日常关注胎动,血压,体重

有流血、破水、肚子疼等异样迅速联系医生

趁肚子不大准备好大件母婴用品

有余力的话准备些半成品食物

夜间入院可避开人群,但要随缘

分娩漫长,戴薄口罩不憋闷

还有略鸡汤的一条:记得要像拥抱宝宝一样,拥抱自己,除了逗宝宝,偶尔也逗逗(猪)队友,扛过了又不安又缺少外援的疯狂一年,我们有资格表扬一下自己。

P.S.
如今美国疫情愈演愈烈,我絮叨的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可能根本没啥用,有用的,只会是你的医生,你的家人,还有坚强的你自己。当然,最有用的是,疫情过去。

(本文是作者亲身经验,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有想与作者交流的,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

作者简介:

卡佳,一个每天给宝宝唱歌的新手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号外号外!我们开通视频号啦!!

视频号上会不定期分享照顾宝宝的技巧、在家健身、宝宝手工等等超实用视频,求扫码关注~~

你有没有疫情下孕产故事呢?请与我们分享。

推荐阅读

【经验分享】刚刚35,卵巢年龄已经40+,哭了一整夜,没想到1个半月后好孕了…

“我来美国的时候正好29岁,读完书,找到工作,然后再找男朋友,结婚,兜兜转转已经到了2018年底,我整整35岁。”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大龄妈妈备孕的经历,详细介绍了备孕期间所做的检查、选择的保险、寻找合适的医院以及终于发现怀孕的各个过程。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疫情期间,去医院生产的种种担忧,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很多妈妈“卸货”时间临近,但是美国疫情又一再恶化,就会开始担心去医院生孩子会有各种风险——

疫情期间还能不能放心的去医院生娃?

去医院生娃怎么避免感染?

自己在家生产是不是也可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大权威机构以及专家都有什么意见吧~

美国怀孕生产,爸妈们必备的产检、生产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妈妈们备孕、产检、生产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专业又生僻的词汇和英文缩写,导致我们在和医生交流、看化验单时会觉得很困难。虽然有的医院会提供中文翻译,但自己听不懂看不懂总是心里不踏实。那么从备孕、怀孕、生产,经常用到哪些词汇呢?他们都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根据妈妈们从备孕到生产的时间顺序,整理了一份妇科产检和生产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需要的爸妈赶紧收藏一份吧~

分享母婴知识  关注宝宝成长

微信公众号: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国妈妈网

请留下您的足迹......

请留下您的足迹。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