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不少公众号都在介绍最新的育儿方法,各路新概念层出不穷,父母们的育儿观念也时时被刷新。
比如说,之前经常听到的“虎妈”“狼爸”,最近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不管爸妈是选择“鸡娃”还是“佛系”养娃,不能用棍棒教育都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共识。
还真不一定!首先,夸奖只能作为调动孩子积极性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不仅如此,不当的表扬,滥用的奖励,还会压制孩子的自尊、损害孩子的内驱力!
咋会这样呢?夸奖不是有利于培养自尊吗?有损内驱力又是怎么一回事?且听我娓娓道来——
01
自尊,不是在夸奖中诞生的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自尊是什么?
想要弄明白自尊从哪儿来,我们首先要给自尊做好定义。按我的理解,自尊首先是一个传统汉语词汇,表示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的歧视。
接着,自尊可以表示一个西方心理学里的概念:self-esteem,为了区分,也可以翻译成自尊心或自尊感。自尊感是“自我能力和自我喜爱程度”,是一个人心中对自己价值的主观印象,也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讨论的自尊。
这儿有个重点:自尊归根结底是自己对自己的印象,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作家Jaimie Seaton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她的儿子要参加一场音乐剧的选角,为此练习了很久。在选角正式开始的前一天,她和儿子一起彩排了一晚上,也说了很多鼓励和夸奖的话。最后,她说:“如果你明天能发挥出今晚的水平,那你一定能被选上主角的。”
第二天,儿子的状态果然非常好。到场地后,他充满自信地跳出了汽车,两个人都觉得势在必得——然而,选角结束后,儿子觉得自己因为紧张发挥得不是特别好,最终也只拿到了一个配角的位置。
虽然很懊丧,也想过退出,但最后儿子还是决定接受了这个角色。在家练习的时候,Jaimie经常听到他抱怨,如果当初自己更自信一点,能正常发挥出来,就能赢到主角了。
但早上的时候儿子不是还自信满满吗?为什么到了舞台上就突然紧张了呢?
儿子表示:“你一直说主角肯定是我的,让我太放松了,其实别的孩子也很厉害,你应该告诉我的。”
这个回复让Jaimie觉得很有意思,明明儿子在抱怨自己不够自信,怎么反而埋怨自己夸他太多了呢?
其实自信也好,自尊也好,如果父母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自尊”,而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真的很好,或者夸奖的程度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那么孩子得到的自尊终究只会是一种暂时的、类似错觉的东西。
像Jaimie的例子,她的儿子确实很有能力,也有实力竞争主角。可在Jaimie“你一定能拿到主角”的夸奖下,他过度提高了对自己的期待,到达赛场之后才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期待不符。最可惜的是这份落差反而降低了他的自尊,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发挥失常了。
父母当然可以夸孩子,也需要夸孩子,但只有我们的夸奖与孩子的实力相符,并让孩子发自内心认同时,这份夸奖才会转化为孩子的自尊。
然而,大部分父母平常是怎么夸的呢?“宝宝真棒!”——太笼统。“你是最棒的!”——太夸张。“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不现实。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夸奖方式,那孩子又何尝不是呢?我们还小的时候,也被父母和老师说过“你是最棒的”之类的话,又有几位会因此就发自真心地觉得自己真的是全世界最棒的呢?如果夸奖和早安晚安一样成了一种习惯,那它的意义也就变得极其有限了。
至于正确的夸奖方式,咱们稍后再作讨论。现在,我还想再提一提“奖励”是怎么伤害孩子的内驱力的:
02
奖励,内驱力还是外驱力
我还是想从一个故事开始。
有位独居的老人,住在老小区的一层,家门口正好有块不大不小的空地。每天傍晚,老人都会搬出几把椅子放在门口,和同样有闲的邻里聊聊家长里短、下下象棋,夏天凉爽的时候,还能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吃顿晚饭。
在这片空地上,偶尔也会有一群小孩子过来玩。平常玩玩普通的游戏还好,最多有点吵闹,但不知道哪一天起,他们突然迷上了用脚踢罐子的游戏。咣啷咣啷的噪音让老人不堪其扰,终于有一天,老人下定决心要和孩子们“做个了断”。
好好讲道理已经试过很多次了,自然是不管用的,于是这次他决定另辟蹊径。他先把孩子们聚集了起来,然后宣布:他要赞助孩子们的踢罐子游戏,最后踢得最好的人,可以拿到十块钱。
十块钱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不算巨款,但也有着难以拒绝的魅力。那一天下午,每个孩子都踢得格外卖力,直到人人都汗流浃背了才回家。
尽管前一天踢得很累,但第二天他们还是早早到了。看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老人却宣布了一个坏消息:今天踢得最好的人只能拿到五块钱了。
虽然孩子们有些失落,但5块钱也是足够让每个人都吃上雪糕还有剩的“高薪”了。这一天,孩子们还是踢得很卖力,最后也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第三天,老人又给他们减薪了:今天踢得最好的只有5角钱。勉强够买一根冰棍!一根冰棍也是冰棍,孩子们还是踢了——不过,已经有人说明天不会再来。
第四天,老人公布了一个晴天霹雳:今天他退出踢罐子界,不会再出一分钱了!昨天选择留下来的孩子们也开始生气了,这几天踢得那么辛苦,到头来钱却越来越少,踢罐子究竟是为了啥?不踢了不踢了!
到这个时候,好像孩子们是为了钱才踢的罐子。然而他们都忘了,最初并没有人给他们钱呀!似乎在老人用钱奖励他们的过程中,踢罐子的动机渐渐从单纯的兴趣被替换成了对奖励的期待。
在这个故事里,对踢罐子的兴趣就是内驱力,老人的奖励则是外驱力。从定义上来说,内驱力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外驱力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希望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没错,从外驱力的角度上看,奖励和惩罚竟然是相似的东西!
03
外驱力和内驱力哪个更好?
可以说,给娃打鸡血、推着娃学习的“鸡娃”行为,不管是采用“棍棒策略”还是“糖果策略”,本质是都是利用外驱力。当然了,外驱力也不是单纯的坏东西,适当的外驱力是有好处的:比如在老人提出奖励后,孩子们踢得更卖力了,而且在“鸡娃”的父母中,也能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然而,外驱力存在着三个问题:
外驱力是不能永远持续的。比如说用吃薯片作为孩子写完作业的奖励,薯片显然不是每天都能让孩子吃的吧?即使能今天吃薯片、明天看电视、后天玩玩具这样变着法子奖励下去,孩子也是会长大的,他总会遇到没有回报却非做不可的事。这时候,他需要一个动力。
外驱力的效果不如内驱力。一个方面在于内驱力的效果更加长久:我见过不少被父母送去学钢琴的娃,其中不乏考级、拿奖、甚至开演奏会的,但很少有娃在长大后仍然保持弹钢琴的习惯,少数坚持下来的都是对钢琴和音乐抱有真正的兴趣和热爱的。
另一个方面是内驱力能让孩子有更好的表现。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孩子写作业只是为了写完之后看电视,那他只会想着怎样能最快地写完,而不会去思考作业背后的知识,更别提吸收、内化、举一反三。
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我身边有些鸡娃的父母,人家小孩成绩可好啦!
那可不,鸡娃也讲究方法的嘛。有可能是父母教育有方,鸡娃的同时没有落下兴趣的培养;也可能是孩子天资聪颖,自己发育出了对学习的兴趣……总之,除了来自父母的强大外驱力,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不乏内驱力的。
最后,外驱力最大的缺点就是:滥用的外驱力会损害孩子的内驱力!前面讲踢罐子的故事就是想说明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故事像编的,且慢,这里还有实验——
1973年,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Lepper 等人召集了一批喜欢画画的幼儿园孩子,把他们分成这样三组:
可预期奖励组:这一组的孩子被承诺在画完画之后可以得到奖励,并且如期得到了奖励
未预期奖励组:不告知任何关于奖励的事情,但在画完画之后会收到奖励
无奖励组:不提奖励的事情,也没有奖励
接着,研究人员每天都给孩子安排专门的绘画时间,就这样持续了一周。一周后的一天,他们在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发了水彩笔,然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可预期奖励组:8.6%的孩子选择画画
未预期奖励组:18%的孩子选择画画
无奖励组:16.7%的孩子选择画画
在可预期奖励组的孩子中,选择画画的只有无奖励组的一半!可以看出来,这种奖励方式大大而损害了孩子的内驱力,一旦失去奖励,他们的表现还不如从来没有拿过奖励的孩子。
不过,这个实验也说明了另一件事——外驱力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恰当的外驱力甚至可以提升孩子的内驱力。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运用外驱力呢?
04
表扬和奖励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管表扬还是奖励,都是外驱力的一种表现。想要合理运用外驱力,首先要用在对的场合:
|运用外驱力|
■ 让孩子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的时候
■ 让孩子对本没有兴趣的事物产生兴趣
■ 当孩子遇到没兴趣却又不得不做的事
|避免外驱力|
■ 如果孩子对这件事已经抱有很大兴趣
■ 如果奖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工作”而不是“玩乐”
其次,合理运用外驱力需要对的方法。这里我们就分成表扬和奖励两方面来展开吧,首先说说怎样夸孩子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1、多夸努力,少夸能力。如果只表扬孩子的能力而忽略努力,那么当孩子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困难时,会更容易选择放弃。举个例子,现在孩子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
(滑动查看完整对话)
2、具体地夸,不要宽泛地夸。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进步在哪里,并表扬他具体进步的地方,而不是说“你做得真好”之类的泛泛而谈。一方面,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进步在哪里,你的反馈能帮助他更好地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这样的夸奖更有真实感,孩子不会当作敷衍。
3、过分夸大,不如不夸。如果孩子的能力确实没达到,那就不要乱夸。让孩子过分自信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我已经做得够好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呢?更别提这样的自信在他认识到事实的一瞬间就会崩塌,甚至会跌得比原来更低,还有可能伤到他的自尊。
4、多表达爱。如果说父母能为孩子的自尊提供什么的话,那大概是爱。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要时时刻刻都做到完美,即使他们失败了,你也依然是爱他们的。不害怕失败也是自尊的表现,敢于经历失败的孩子能取得更快的进步。
表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外驱力,而奖励是物质层面的。还记得那个画画的实验吗?实验里最愿意画画的孩子,是那些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奖励的孩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奖励的第一条诀窍:
不要事先给孩子预告奖励。如果孩子在事前就知道了奖励,那么他原来的内驱力会渐渐被外驱力侵蚀,甚至替代;意料之外的奖励不会让孩子有“被控制”的感觉,从而可以避免损害内驱力。
还要注意,就像不能过度夸奖一样,奖励也不能滥用。如果孩子没有付出太大的努力,或者只是完成了很简单的任务,那么得好好斟酌一下要不要奖励他——万一让孩子觉得这样就能拿到奖励,那么他有可能会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挑战更难的难关。
不能滥用的另一个方面是,不能任何事都想着用奖励驱动孩子去做。有些事需要内驱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比如说,“做完作业看电视”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因为容易导致孩子敷衍了事,只想着怎么做完作业更快,反倒不利于成绩提升。相比之下,“考到全班前十就去旅游”会是一个更好的奖励。
真没想到,夸孩子、奖孩子还有这么深的学问!看来想要科学地“鸡娃”,父母们还得好好“鸡”一“鸡”自己。这不,我都快把自己“鸡”成半个心理学家了……
参考资料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