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冬奥会上最惹人喜欢的外国人,想必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日本27岁花滑运动员——羽生结弦。

说实话,我是这届北京冬奥会开始以后,才开始了解他的,随即看了他这些年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的冠军之作,惊艳万分,老阿姨一颗心十分激动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颠覆了我对“奥运会+运动员”的印象。
老阿姨总有一种“固有思维”,觉得运动会么,那还不是力量与速度的体现,这花滑即便美点,离体操能有多远?
可是,羽生结弦用他这十年的比赛告诉我,真的是要多远有多远!
在我看来,他的比赛不是一场运动会,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优美舞蹈,不管是3周跳,还是4周跳,都是舞蹈的一个元素,一个组成部分。
为此,我还特意去看了关于羽生结弦的技术分析视频。专家们也认为,很多花滑运动员,为了确保难度跳跃动作的完成,会简化跳跃前后的滑步。
所以,观众会很清楚地知道,这个运动员要开始跳跃了!而羽生结弦会用复杂的步伐来衔接跳跃,所以就——好看!

很多花滑运动员,在滑步与转跳之间,会有一个狠狠地跺步,这就使得运动员起跳后,冰面上会有一个坑。
而羽生结弦的转跳在冰面上留下的痕迹是最少的,因为他在滑步和跳跃之间没有停顿(跺步),非常顺滑,一气呵成。
观看他的比赛,在他滑来滑去时,完全不知他什么时候会跳跃。总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很震撼。我最喜欢他的2段自由滑,是《春天来了》和《阴阳师晴明》。
有人说,羽生结弦像是日本动漫里走出来的温暖的人。而我之所以如此喜欢他的表演,也是因为他的表演特别有感染力,直击人内心的柔软,充满了生命力。
这种美感和对音乐的理解力,不是技术高超就可以达到的。

(羽生结弦在表演赛事中亲吻冰面)
央视体育解说陈滢曾如此评价羽生结弦:
这一段话,第二天就被日本网友翻成了日语:

这名网民翻译之后忍不住感叹,语言太美。

不得不说,翻译成日语之后,语句变长了,音韵也没了,但推文获得了6000多的转发和16000的点赞,许多人纷纷赞美中文之美:


中文可能是一个奇葩,在全世界表意文字基本上灭绝的情况下,汉字还能“活”得如此兴兴向荣,它一定有不凡之处。
中文就像一个身材比例恰当好处、拥有好看的外形,同时说话悦耳动听,还内涵丰富的谜一样的人,这样的人自然具有极大的魅力。
中文优美的背后,是2000多年的文化沉淀,可以用丰富多样、意境深远的语言来表达美,就像印象主义,通过光和影就能感受到画家的内心感受,中文也一样,我们通过中文的描述,感受到一种氛围和精神,更灵活、更艺术。
至少我们在看到喜欢的人时,可以从漂亮、端庄、优雅、妩媚、婉丽、娇婉、天生丽质、如花似玉、秀而不媚、明艳动人、天生尤物、美若天仙、风华绝代、秀色可餐、粉妆玉琢中,择一表之。
如果你觉得这些词太难了,那何不从基础开始学起呢?总有一天,孩子们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欣赏一篇优美的文章。
悟空中文,作为一家专注于“让每个海外孩子都能上一堂纯正的中文课”的国际化教育公司,已经受到了来自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30万+家庭的认可。

课程到底好不好,
学了课程的家长和孩子最有发言权~
👇


悟空专家教研组潜心研发的《习字神器》,一共8套,包含了高频词汇、职业词汇、美食词汇、旅行词汇、奥运词汇等多个专题。趣味卡通风,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有效提升中文水平。
每天写好五个字,既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悟空独家《每日乐读》阅读打卡营,悟空老师从上百首童谣中精心挑选了31首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涵盖数字、动物、植物、天气……多种主题,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课程一共20节,每天只需5分钟,20天即可掌握31首童谣!


覆盖【神话传说】、【成语故事】、【人物故事】等孩子最感兴趣的题材,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观看,既能有趣又能有识。
学完这40节课,你家宝贝也会是一个中华文化的“小灵通”哦!




每天学习一个字,让中文学习更容易!
悟空独家研发的《每日一字》视频微课,一共20节,每天只需2分钟,即可帮助孩子完成从字到词乃至句子的学习。每天1个字,20天不仅能掌握20个常用动物字,更能学到跨学科动物知识~


中国地大物博,有23个省,上百个城市,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领略中国不同城市地区的特色,悟空中文特推出“走遍中国”阅读课,深入、客观地展现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风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承千年的生活智慧,冬奥会开幕式上,张艺谋镜头里的立春、谷雨、惊蛰、芒种……惊艳四座。
悟空中文特推《24节气里的中国》系列课程,讲述每一个节气的来历、习俗和历史传说,教授关于自然、地理、生物的跨学科常识。
辅以生活智慧,让孩子从了解到爱上传统文化!


成语的魅力,不仅在辞藻之美,更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悟空中文专家教研组准备了20节生动的成语故事课,旨在带领孩子们走进精妙绝伦的成语世界。
风吹草动、一诺千金、指鹿为马、黔驴技穷……快让你家宝贝跟随这些成语“博古通今”吧~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