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看病,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
我们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在美国看急诊的两种选择:Urgent Care Center和Emergency Room。简单地概括一下,UC是不全天营业的急诊中心,分布广泛,可以处理不致命的紧急情况;而ER通常24h开放,医疗水准高,用来救治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再展开讲讲ER,比如什么情况要去ER、去ER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想了解UC的爸妈,可以看看我们以前的文章:
在美国看急诊—Urgent Care Center、Emergency Room怎么选择?
Emergency Room似乎是一个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的存在,当然,我也希望它离我的生活越远越好(笑)。专门救治危重病人、传闻中天价的账单……大部分人对ER的态度,应该都是敬而远之。然而,对ER多一点了解也没有坏处。

因为关于ER的知识,并不是只有去ER的时候才用得上;相反,了解ER后可以避免很多没有必要的visit。根据Health Affairs 2010年的一项调查,在ER有最多27.1%的病例是完全可以在UC或者诊所处理的,而这些人因为去了ER,多花的钱总计达到44亿美元。他们面临的代价还不止高额的费用:ER的救治原则是先救治情况最危急的患者,所以如果盲目地去ER,可能会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反而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讲讲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ER:
一、我该不该去Emergency Room?
宝宝一旦生病,爸妈们总免不了提心吊胆的,恨不得给他最好的医疗资源。然而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爸妈们还是要烦恼该带孩子去哪儿——除了少数情况。比如说孩子昏迷了,或者窒息了,这时候就甭管三七二十一,赶紧打给911吧。现实一点的情况是,孩子发了高烧,或者起了过敏反应,或者受了外伤,或者突然头疼……这种时候,很难迅速做出最佳的选择。

有一件事是绝对可以做的,那就是打给家庭医生问问意见。他能告诉你孩子需要什么级别的救助,有可能是去他的诊所看看就行,有可能得去Urgent Care Center,也有可能要上Emergency Room才能解决问题。
可惜总会有联系不上医生的特殊情况,所以爸妈们了解一些常见症状的应对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整理了一些:
1)发高烧
2)大范围皮疹
3)肠胃炎
4)受伤
爸妈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宝宝来说,上面的情形并不适用。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如果宝宝身上出现了任何不正常的迹象,都需要马上找医生咨询、检查,包括38度以上的发烧、不正常进食、头部受到撞击等。只要对新生儿的健康状态有任何疑问,都要立刻联系医生!

我们整理了一份表格,方便爸妈们快速进行判断:
打911 |
-失去意识或没有反应 -窒息 -有严重的呼吸问题 -脖颈或脊柱受伤 -无法呼吸或脸色变紫 -流血不止 -重度烧伤 -头部受伤或神智异常 -有中毒迹象 |
去ER |
-难以呼吸 -正在昏迷 -癫痫发作三分钟以上 -过敏引起呼吸困难 -高烧伴有头疼、脖颈僵硬 -新生儿体温38°C以上 -突然难以唤醒,或醒来意识模糊 -突然失去声音、视觉或行动能力 -受重伤并出血严重 -严重烧伤 -咳血或吐血 -骨折并且穿透皮肤 -受伤部位附近麻木或使不上劲 -出现严重头痛或胸痛 -呕吐或腹泻至严重脱水 -从高处摔下并受伤 -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冲动 |
去UC/找家庭医生 |
-严重的恶心、呕吐或腹泻 -咳嗽、感冒或喉咙痛 -膀胱或尿路感染 -轻度割伤、撞伤、挫伤或烧伤 -耳朵痛或耳部感染 -鼻窦疼痛 -皮肤问题 -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 |
2、去Emergency Room的流程
我们在之前的推文中,大致说过去Emergency Room的就诊流程:
去ER就医也需要先告知前台个人情况,随后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情况非常紧急的会直接安排医生查看病情;情况并不十分危急的会被安排进病房,由助理医师或者护士进行简单初步的处理,然后等候主治医生诊断,最后再来决定是否需要住院。如果病人情况需要专科医生诊断,ER也会帮助联系专科医生。
今天,我想再补充一些关于带宝宝去ER的tips,包括去ER前、在ER时和离开ER后的注意事项。总共有以下十点:
(1)做好事前调查:在紧急情况下,谁都希望最快地到达ER,所以我们应该在事前就调查好最近的ER的位置、规划好路线,防范于未然。如果是给宝宝看病,我们还要先调查好ER有没有常驻的儿科专家,没有的话是不是要去Pediatric Emergency Room。至于Pediatric ER和普通ER的区别,下文会说。
(2)先联系儿科医生:能联系上你的儿科医生的话,最好在去ER前咨询一下建议。如果确定了要去,医生能帮你提前给ER打个招呼,让他们做好迎接你的准备。
(3)在家预先处置:在出发去ER前,可以先给孩子吃些OTC的止痛药或退烧药。这可以让孩子在路上好受一点,对ER的检查流程可能也有帮助。别忘了记下吃药的时间和剂量,并及时告知ER的医生。

(4)保持冷静,和孩子好好解释:如果爸妈都慌了神,孩子当然会感到更焦虑。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对未知的恐惧比身体上的疼痛还要难受。不管孩子多大,爸妈的安慰都是有效的,所以要保持和孩子沟通,委婉而诚实地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让他知道,这里所有人都会帮助他的。
(5)把其它孩子留在家里: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留其他孩子在家,特别是弟弟妹妹,但一定也要有大人陪同。一方面,这样爸妈们的注意力可以更集中在病了的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在ER要花的时间不短,孩子不一定熬的住。对于病了的孩子来说,爸妈们则是尽量不要离开他们,争取做到全程陪伴。
(6)带上病历和有关档案。ER的医生可能会要求你提供以下这些信息:
– 医疗保险
– 儿科医生的名字、联络方式
– 已知的各种过敏
– 药物、手术史
– 正在吃的药
– 来ER前发生的事的具体描述
– 上一次进食的时间
(7)带上孩子的comfort item:如果有东西,比如说一个玩偶或模型,能让孩子感到放松的话,请务必带上。它能从心理上舒缓孩子的疼痛,消解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的焦虑感。

(8)记住ER的就诊原则:前面也说过,ER不是先到就先治的,所以去ER之前要好好斟酌孩子的病情。不过,如果你联系的医生事先给ER打了招呼,还是能多多少少加快一点就诊的流程。另外,根据病情,在ER也可能需要抽血、拍片,要有耐心等待。
(9)主动和医生沟通:爸妈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要大胆地和医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发声。如果觉得孩子还有异常,没到能离开的时候,要主动告诉ER的人员。另外,要有不断重复相同的话的耐心,因为ER的团队人特别多,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了解到情况。
(10)和儿科医生跟进后续:从ER回来后,及时告诉儿科医生诊断的结果。只要申请的话,大部分ER也可以直接给儿科医生发调查报告,但不要忘记和医生确认一下有没有收到。你也可以问问医生还有什么建议,有时他会让你带孩子去那边进行一遍复查。
三、有必要去Pediatric Emergency Room吗?
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当然是,Pediatric ER更擅长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对儿童疾病有更丰富的认识,并且更有经验和孩子打交道。
Pediatric ER的装修也更为小孩子着想,会为孩子提供玩具、游戏和活动空间,帮助缓解孩子的紧张。

可惜,Pediatric ER并不全是好处——第一,Pediatric ER的平均等待时间是40分钟,而普通ER的平均等待时间是25分钟。这是因为Pediatric ER的病例中,不必要的接诊比例高达58-82%,有些人只是对之前的医生不满意就来了,根本不是什么紧急情况。第二,Pediatric ER容易过度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项调查表明,普通ER诊断的细支气管炎,准确度足是Pediatric ER的两倍。
究竟去Pediatric ER还是普通的ER,可能还是得根据具体情况,交给爸妈们取舍。
四、费用问题

高昂的费用是ER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美国医院在维持ER的正常高效运转上投入成本很大,你在ER需要承担的Co-pay或者Co-insurance金额,通常要比在家庭医生诊所或者UC就医所承担的高得多。去ER就医你可能要支付两部分费用,一部分来自ER,一部分来自主治医生的诊费。
而很多保险通常都不cover ER的费用。即使cover了,你的保险公司也有可能认为你的情况并非真正的emergency,他们有权让你自己承担所有花费;甚至由于费用分两部分和保险公司的推诿经常会出现这样极端的情况:去的ER是属于in-network的医院,但主治医生是out-of-network,保险公司还是要求你承担很高的一部分费用。
所以,爸妈们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保险计划,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保险以及哪些就医行为是保险cover或不cover的。
不过,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的情况真的十分危急,那么就别再管什么cover不cover了,应当直接去最近的ER或者拨打91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参考资料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有过去ER的经历吗?

推荐阅读

美国紧急就医必看!Urgent Care和Emergency Room有啥区别、怎么选?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及看病就医流程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病情本身的严重程度,是否有保险以及就医时间都会影响到具体医疗机构的选择。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感冒发烧等小问题一般都会直接找家庭医生解决,但是当我们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比如严重外伤、身体突发疾病、车祸等等,又该怎么处理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在美国紧急就医的相关知识,并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急诊中心(Urgent Care Center)、急救室(Emergency Room)到底该怎么选择。
儿童发烧知识科普贴(退烧药怎么吃、怎么量体温才准确、什么时候要带去看急诊)
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正在对抗感染。但是发烧确实会让宝宝变得无精打采,而且可能会伴随着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血液、肠道疾病,甚至可能会引发高热惊厥,所以爸妈对于宝宝发烧这件事也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小编就来给爸妈分享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宝宝发烧量体温、吃退烧药的指南,看完这篇文章后,相信爸妈们再碰到宝宝发烧这件事就不会再慌了。
当宝宝出现意外的时候,大多数爸爸妈妈的第一反应是送医院,然而有些情况非常紧急,送去医院的路上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治的时间。如果爸爸妈妈具有一些急救知识,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宝宝进行急救,为宝宝的生命争取时间。今天美国妈妈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美国爸妈必备的儿童急救知识,以及常见儿童意外急救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