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烹饪总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用油,面对美国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没点知识储备还真不知道如何采购。

各种油都有其适宜的运用场合,使用不当,再好的油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美国市场中常见的各种食用油,帮助大家选好油、用好油。
食用油的主要组成部分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脂肪酸主要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主要来自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脂肪和像椰子油等少部分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并不适合过多食用,摄取过多会增加心血管性疾病罹患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在橄榄油、棕榈油中占较大比重,花生油、菜籽油也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研究表明单不饱和脂肪有助于减低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对于孩子还可以改善血清中油脂水平。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常见于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鱼油等油类中,这些油都是我们炒菜最常用的油。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坏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浓度,并增加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比起饱和脂肪要健康一些。
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类似,性质不是很稳定,那么如果我们一定要用它来炒菜,应该尽量减少爆炒的时间。

最后不饱和脂肪酸家族还有一位叫“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的成员。这种脂肪酸光听名字就觉得不是善茬,对人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过多食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我们却离不开它,牛羊肉、乳制品都有反式脂肪。另外植物油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油温过高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对于一些食品会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反式脂肪的含量,我们在选购时可以留意一下,尽量选购反式脂肪含量为0的食物。
明白了油的分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美国超市中常见的几种食用油。
橄榄油
市面上的橄榄油种类繁多,其中特级初榨橄榄油(Extra-virgin)是品质最高的,如果要购买橄榄油尽量选这一款。
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对健康有一定益处。
但橄榄油的冒烟点较低(初级特榨橄榄油大约是191℃,纯橄榄油在216℃),不适合用来炒菜,一般用来凉拌。

椰子油
坊间早就有宣扬椰子油有治病疗效的风声,但主流医学界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大家不要偏听偏信哦。
椰子油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反倒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健康,增加心脏病和脑中风的罹患风险。
当然,如果喜欢椰子的香味,适量食用椰子油还是可以的。椰子油的冒烟点同样不高,不适宜用来炒菜。

玉米油
玉米油主要是由玉米胚芽提炼出来的,在美国很常见。
玉米油含有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适合用来炒菜,快餐店用得比较多,一般家庭使用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需要注意美国大多数玉米油原料是转基因玉米,建议选择非转基因(Non-GMO)玉米油。

花生油
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还富含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有益物质。
花生油适合用来进行日常的煎炒烹炸等高温烹饪。不过花生油比较容易变质,最好在6个月内食用完。

菜籽油
菜籽油又称菜油,芥酸较低(<5%)的菜籽油被称为芥花油。
芥花油拥有接近完美的脂肪酸比例,广被推崇。菜籽油经济实惠,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烹饪佳选。
美国心脏学会(AHA)就曾于2015年推荐消费者将芥花油作为家庭烹调用油。不过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建议选购有Non-GMO标志的菜籽油。

芝麻油
芝麻油又称麻油、香油,由于成本较高,市面上100%芝麻油较少,大多会混入大豆油。
芝麻油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此外芝麻油还有丰富的木质酚,具有强抗氧化性,可预防癌症。
芝麻油还不易变质,可长期存放。芝麻油冒烟点也不高,主要用于凉拌、调味、增香。
PS:芝麻过敏的人,慎用!

牛油果油
牛油果油是食用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冒烟点也很高,极适合高温烹饪。唯一的缺点就是牛油果油的价格普遍较高。

核桃油
核桃油富含ω-3脂肪酸,这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为DHA后有助于婴幼儿的脑部、皮肤和视力发育。但核桃油的热量较高,不能食用过多。

大豆油
大豆油是当今世界产量最高的食用油,占美国食用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最为廉价。虽然廉价,但大豆油营养成分并不少,维生素E和维生素K较为丰富,用于日常烹调还是很合适的。

好了,上面列举了这么多种食用油,如果一时挑花了眼,不妨多种油轮换着吃,毕竟每种油的营养成分都有所差异,搭配食用能丰富饮食结构。希望本文能让你在超市选出好油!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