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1510

开学季,群里不少妈妈在讨论送宝宝去daycare的各种问题。怎样引导帮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今天,我们请来了daycare老师Mira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宝贵经验和建议。

分享正文:

作为一个daycare老师,我虽然还没成为孩子的妈妈,但曾经在一个照顾年龄跨度为6个月到5岁的机构做过老师,再加上各类撸娃经验,总结了一些小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宝妈宝爸们尽快让孩子熟悉校园生活。

Part1 心态篇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导语:你的孩子比你想的更坚强更敏感,家长要做的就是放轻松和尽量多陪伴与鼓励

1.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会从父母的情绪和表现去感知,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心态,不需要过分紧张和担心,放松和微笑的情绪会带给孩子放松的感觉。

2. 无论是送孩子还是接孩子,都要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肯定和积极的态度。

3. 如果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哭闹,请不要责骂孩子,也不要去和别的孩子比适应学校的速度,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

4. 把入学当作孩子的人生课程,孩子在入学时体会适当分离焦虑,是孩子们面对消极情绪的学习过程,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忙孩子理解和面对。

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单独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家非盈利的组织,提供免费照顾孩子的服务。之所以会找我,是想要给害怕或者没有接触过美国人的亚洲孩子,寻找一些有着熟悉面孔的老师。

这个机构有5个与我一样的志愿者,以及3个项目负责人,一共8位老师,面对的学生数量不超过16个。

当时,我主要帮忙负责一个6个月的韩国女孩 K、一个1岁多的日本女孩 J、两个2岁多的台湾男孩E和T,以及一个4岁的中国男孩C,后来短暂加了一个11个月的台湾女孩S,差不多五六个孩子。

这几个孩子情况各不同,6个月韩国女孩K的母亲,是一个很温柔的韩国女士。她每次来都面带微笑地跟老师们打招呼,把孩子放到玩具附近,然后摸摸孩子的头,随即离开。

我第一次看到时很担心孩子会不会哭闹,但孩子很快就开始对周围表现出好奇,转着眼睛到处看,把玩手中玩具,并不哭闹。

一直到program结束,孩子都是完全没有哭闹,从第一天来到最后一天,都很乖地坐着玩玩具,我只需要不间断地去检查一下尿布(后来大一点是上厕所的情况)、到点喂奶就行了。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放松的心情也会让孩子对周遭环境感到放松

Part2 Daycare之前掌握孩子情绪的主动权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导语:孩子去学校的时候会表现哭闹除了常见的分离焦虑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孩子对于未知的学校并不了解,也没有经历过家人之外人的长时间陪伴,因此要尽量减少这种未知感和陌生感,有以下几个方法:

1. 在学校开放日或去daycare报名的时候,提前参观学校,并且带孩子见一下老师,熟悉校园和老师。

2. 入学之前,最好能约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有非家人的玩伴,同时如果可以,认识其他同龄孩子的家庭,在入学之前互相支持。

3. 通过角色扮演给孩子介绍学校的日常,比如:用孩子的玩具小熊扮演小熊去学校、熊爸爸熊妈妈去上班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到小熊去学校做什么,以及熊爸爸和熊妈妈会回来。

4. 也可以在给孩子阅读书籍时,准备一些与学校主题相关的内容,通过书本让孩子了解到学校里的情况:学校有什么,学校里可能会发生什么。

我照顾的2岁多男孩T,分离焦虑很严重,无论所有老师如何轮流单独安慰讲故事,甚至抱着孩子在机构遛弯,哭闹都不会停止,坚持了几周也没有好转。

哭闹到什么程度呢?带去外面playground走走,也依然无法停止哭闹,吵着要妈妈,整一层楼能听到他的哭声。老师们听着也很心疼,经常要重新叫妈妈回来安抚孩子。

他的母亲提到,他很少出门,在家也不用英文交流,平时教导孩子方言,英文会在外出时简单教几句,之前也不打算去daycare,准备等上k的时候再正式去学校。

我不是说这样不合适,每个家庭有不同的安排,甚至home school也是一个选择。但这里要说的是,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比如学校,父母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样的哭闹,给孩子心里压力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孩子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学校,也不明白学校是什么。

Part3 开学第一天

1. 去学校之前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1. 适时起床。这样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吃早餐和准备去学校,这也是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去面对孩子的第一天上学。

2. 家长要预留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进入学校的状态,告诉孩子这里有谁,都做什么,让孩子提前了解到这个空间是安全的。

3. 给孩子准备一个安慰物件,可以是玩偶,可以是书本,也可以是孩子最爱的书,不管什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最重要的是熟悉和感到安慰的物品。例如,我们跟孩子说,今天带最喜欢的小猴子一起去学校哦。

4. 孩子到学校的前几天,如果担心,可以告诉孩子,家人就在附近,让孩子放心。但不要忽然再次出现在学校,给孩子回家的诱惑或者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担心和焦虑。

2. 好好地跟孩子说再见(短暂而甜蜜)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1. 让告别的时候甜蜜一些,与孩子建立一个再见仪式,比如kiss goodbye,比如用孩子喜欢的角色扮演去说再见,比如特殊的拥抱或者high five击掌。但不要偷偷离开或者忽然消失,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

2. 让告别的时间短暂一些,不要一直回头或者犹豫是否离开,这样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信任老师和自己的孩子,不用特别担心孩子的分离焦虑,在老师的帮助下,通常几分钟后孩子们会好转,并投入到学校生活中。

3. 可以告知孩子来接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当太阳到西边的时候,或者指着时钟说当数字到4点的时候,让孩子知道家长一定会出现。有时候给孩子探索外界信心的除了勇气,还有一份知道家长会来的安心。

另一个2岁多的男孩E,相对于同龄T来说,就冷静许多,母亲放下孩子后,会跟孩子说妈妈晚点来接你吃午餐哦。转身离开后,男孩E一开始会出现短暂的不开心,但没有哭。

连续了一阵子以后,我会去跟他互动,用他习惯的语言问他,“早晨是不是跟妈妈一起吃了早餐,那等下妈妈会再来接你吃午餐哦”之类的话,让他有明确的时间感,他会和旁边日本女孩一起玩积木,后来有了玩具火车,他开始一个人沉浸在火车游戏里。

3. 孩子在学校ing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1. 有时,即使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依然无法预测和保证孩子会顺畅完成这个从“家”到“学校”的空间转变和心态转变,所以如果孩子们真的一直哭闹或者无法顺畅走入daycare,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也不要气馁。

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抱着孩子去找到某个老师,并且告诉孩子接下来你会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让这个老师帮忙照顾,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感觉:是家人把我交给老师的,是可以信任的;或者重复之前提到的角色扮演和故事书籍,让孩子明白,里面提到的内容今天会发生。

2. 上课期间不要忽然出现然后忽然离开,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不需要过度担心,孩子在学校正在玩耍或者学习;也给老师足够的耐性,让孩子哭一阵子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孩子在转变场景过程的一个练习,相信孩子的老师能够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另一个有严重分离焦虑的是台湾女孩S,11个月大,她第一次离开妈妈,听故事的时候会安静很多,我个人觉得孩子有逐渐适应的倾向,孩子在家也跟别的孩子playdate过。

但孩子妈妈一直在窗口看着孩子,孩子一哭闹,妈妈会进来教室,孩子就知道,妈妈从未离开,因此一哭闹就能有妈妈的想法会让孩子无法完全自己在学校。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天,妈妈也就没有继续送孩子过来了。

Part4  After school

【经验分享】怎样让宝宝快速适应Daycare?Daycare老师来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1. 如果孩子无法很好的适应学校,比如:课后表现出厌学情绪,可以采取渐进式,逐渐增加在学校的时间,刚开始是半天,等孩子逐渐好转再增加到下午两三点,再好一点就可以完成完整的课程。

2. 给孩子建立一个奖励机制,比如:今天有乖乖的不哭去学校可以在日历上贴笑脸,积满几个笑脸可以一起去公园。

3. 家长在家可以帮忙孩子构建对学校的安全感和兴趣,比如:分享给孩子自己的上学经验,比如告诉孩子学校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增加孩子的期待感,但不要许诺那些不会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充满期待再落空。

这部分让我想起另外两个孩子,日本女孩J ,她刚来的两天有哭闹,不愿意离开母亲,也会挤出几滴眼泪。我立刻google简单的日语跟她互动,后面她没有继续哭,开始自己玩搭积木,在完成作品以后这个孩子会想要关注,这时候去跟她互动,放学的时候她甚至会挂在我身上不肯回家。

总的来说,适应得不错。她的母亲会在结束的时候问孩子,今天玩得好不好,得到孩子积极的回复以后,会肯定孩子的表现,并会跟孩子许诺,那我们下次再来一起玩好吗?给到孩子一些期待和鼓励。

4岁的中国男孩C也有明显的分离焦虑,但持续时间不长,可后期的点心时间会出现打人行为,因为想要更多的点心,其实机构是确保孩子们有足够的食物的,但这个男孩拒绝沟通,也不通过语言表达想要食物,只是一味的打人,我后续用中文交流才得知他想要零食。在跟孩子的父母沟通过后,让孩子知道教室里也有中文使用者,在放学后给孩子建立环境上的安全感。

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啦,我是Mira,误打误撞进入了儿童教育,开学了,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哦!希望会帮助到你,也欢迎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创,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留下您的足迹......

请留下您的足迹。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